在广播专业化、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内容为王”、“节目(栏目)主导”成为各电台/频率在日益激烈的收听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广播节目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广播节目如何创新?创新的标准是什么?在各种场合与广播界的朋友们交流时,经常会被问到这些问题。
与其他媒体比较,广播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其一,广播是一个伴随性媒体;其二,广播是一个非视觉媒体。作为伴随性的媒体,听众收听广播往往是随意的、非集中收听,目的性也不强;作为一个非视觉媒体,广播的魅力来自声音,当然包括声音本身的魅力和声音所以传递的信息。
因此,在探讨广播节目的创新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广播媒体本身所固有的特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目要具备听觉冲击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住听众,锁定频率;二是节目要有足够的信息量,以高密度、快节奏的方式,保证听众在工作或出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资讯和娱乐满足;三是节目内容以非连续性的信息为主。听众在任何时候打开收音机,获得的资讯或娱乐都应该是完整的、独立的。比如,与电视连续剧不同,广播剧只能是系列剧。资讯节目往往强调的不是深度,而是广度(即信息量)。娱乐节目更加需要营造现场效果,服务性节目则应注意即时回应或实时播报,等等。
关于创新的标准,我的看法是创新没有标准。为什么说节目创新没有标准呢?节目创新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用“标准”来衡量创新,否则就不叫“创新”了。试想,以一系列的“标准”催生出来的节目,应该是“标准化节目”,怎么说得上是“创新节目”呢?
实际上,“标准”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当然它们并非不可协调。节目生产流程是有“标准”的,或者说是可以形成标准化流程的,现在不少电台都在研究节目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化问题,这很有必要,也是科学的节目生产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标准化流程不可以扼杀节目创新,而是应该在实施节目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化的同时,鼓励节目创新。而鼓励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打破某些“标准”,打破某些“条条框框”。
——摘自新浪博客《黄学平看广播》http//blog.sina.com.cn/smrh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