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以“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为主题的2018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副总编辑刘晓龙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摘要:
很高兴出席今天由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18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受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同志的委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媒体融合发展之道,分享、见证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可喜成果与现实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和重大部署,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扭转了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更加有力地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又进一步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明确要求要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这充分说明,网络空间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关键前沿阵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因此,我体会,网络引领能力,媒体融合水平,融合传播效果,在当前已经成为衡量中央主流媒体能否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一新的使命任务的关键指标与重要标志。因此,值此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之际,我们今天齐聚创新之都深圳,交流融合发展经验,探讨融合发展之路,对于我们中央主流媒体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媒体融合,关键要在实践中持续推进并取得突破,在这方面,人民日报起步早,发展快,为我们中央主流媒体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从“纸与墨”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目前已经从一张油墨印刷的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网微端等 10 多种载体、400 多个终端平台、覆盖用户近 8 亿的“人民媒体方阵”。
特别是今年6月,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上线,开始用主流价值纾解流量焦虑和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创新和内容创业的全新探索与实践,这些做法和思考,让我们这些同为中央主流媒体的同行感到了压力,激发了动力,增强了信心,确实是眼前一亮,为之一振!在媒体融合探索方面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今年3月21日,中央决定在“中央三台”的基础上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是打造现代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对中央主要传媒转型的顶层设计,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总台自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关怀和中宣部领导下,在包括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宣传报道亮点纷呈,融合发展逐步深入,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
总台对媒体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在整合组建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现代传媒航母的战略目标,坚持前瞻性谋划,创新式发展。一是紧紧抓住总台组建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高起点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此前,原中央三台所属“两微一端”基本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账号众多,管理分散,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整合过程中,总台明确要求,对于受众少、影响力弱、陈旧老套的新媒体账号要关停并转。
在中央批复的总台“三定”方案中,总台一共下设25个中心,其中新媒体中心就有3个(融合发展中心、新闻新媒体中心、视听新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发展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总台正在按照“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的思路,持续推动“三台三网”加速融合,力争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融通,在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大胆突破,打造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
二是加强精品内容创新,打造网络传播品牌。全力打造总台“头条工程”,精心培育领袖宣传品牌,创新阐释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的生动局面。建立总台新媒体“一键触发”机制,三台移动端共同推送总台重要评论和精品报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先后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力度反响好的新媒体作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央视快评”“时政微视频”“国际锐评”等一批知名网络传播品牌。
三是创新传播方式,润物无声占据网络端。在持续推出一批广播电视精品节目的同时,着力创新传播方式,用权威声音、独家观点、重磅评论占领新媒体阵地,在更接地气、润物无声上下功夫、见功力、出实效,涌现出一批诸如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实广播文学《梁家河》等语言风格和表述手段同步创新、年轻受众乐于接受且主动广泛传播的新媒体作品。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虽然总台成立后媒体融合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也收获了更多的现实成果,但对照中央的要求、受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相比,还有不足。今后,我们会继续通过整合推动融合,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天,互联网上,手机端里,大量社会热点无预警生成,无规则发酵的现实提醒着我们,新闻舆论传播格局依然在发生着急剧变革。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前所未有”对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高度概括,对于我们中央主流媒体的同志们来说,如何破解时代赋予我们的互联网命题?
切实担负起中央交付的让“变量”成“增量”的媒体融合重任,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远。对此,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实践,我提出以下思考与感受,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探索机制,重塑流程。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首先必须全面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别是移动端的通道,对于总台来说,就是坚持“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碎片化推送、分众化传播表象的背后是高度集成的最先进现代技术支撑的强大平台,是平台上严密的组织与科学的流程,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就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流程与机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只有全面推进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平台渠道和管理机制的改革重塑,按照融合传播规律,做好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人财物投向互联网,让分散在网下的力量尽快进军网上、深入网上,媒体融合才会真正产生“化学反应”。对于总台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全力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要利用机构整合人员重组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深入研究运用人工智能、4K超高清、5G网络等新技术,形成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用户思维,效果导向。
人民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是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说,“受众在哪里、读者在哪里、用户在哪里,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哪里”,“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创作导向,融合发展中,同样离不开广大受众的参与,离开受众的融合只能闭门造车和自娱自乐,我体会,当前的媒体融合工作,特别是我们传统媒体的融合工作,要特别注重考虑受众感受,找准受众“痛点”,提前预判传播效果,多一些娓娓道来,少一些生搬硬套;多一些润物无声,少一些空洞说教。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还必须强化效果导向,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打破唯收视率、收听率是从的狭隘思维,更加突出对新媒体传播的指标设计,更加注重传播效果评估和结果运用,提升受众参与度和忠诚度。毕竟,无论是我们提供的内容,还是开发的产品,只有让用户愿意听、喜欢看、主动下载,乐于接受,才会真正形成影响力、公信力,才会真正产生传播力、引导力。
三、探索建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合作机制。
中央主流媒体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生力军,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地位独特,积淀深厚。长期以来,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中央各大家主流媒体根据各自定位竞相发展又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大家逐渐开始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面对成熟的市场化互联网媒体,中央主流媒体的媒体融合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建议可以尝试逐步探索建立中央主流媒体之间的媒体融合合作机制,既可以共同推送各家的优秀新媒体产品,也可以各家轮流坐东,定期举办今天这样的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交流经验分享体会,甚至还可以进行人员交流、进行共同培训。等等。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尽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全媒体融合传播发展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媒体融合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扎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新任务,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九个坚持”,在创新开拓中打造现代新型主流媒体,加速媒体融合,壮大主流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