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交通广播的角色是什么?当路况信息作为公共服务基础信息逐步开放之后,交通广播是否还能保持以往的特色和竞争力?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思考交通广播的系统性创新和成果?
本文结合交通广播的宣传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和服务创新,并将其与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相融合,探索交通广播专业服务的新格局、新形态和新发展。
来源:《中国广播》杂志
一、跨地域的交通宣传与舆论引导
交通广播是伴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而飞速发展的。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8年1月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8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42亿人。全国53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4个城市超过200万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7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大规模的听众和车辆支撑着车载广播收听市场的巨大价值。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和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人们日常出行与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跨地域的交通宣传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媒体传播报道的共同需求。
为了响应这种需求,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指导协调各地交通广播形成了全国性的报道协作网络,可以快速、有效地组织重大的宣传活动。
二、数字广播技术、智能可穿戴产品和社交平台创新
交通广播的重要性反映出专业化的广播信息服务在城市发展中的特殊价值。交通广播一直很重视交通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技术的应用。
在以往模拟技术时代,电台除了播出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权威路况信息,参与节目的出租车司机也通过电台提供的对讲终端提供实时路况,电台可以借此增加节目的信息动态,并适时跟进报道其中有价值的交通选题。有的交通广播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用广播传输的附加讯道(FM-SCA)来传送交通、股票、音乐等信息。
三、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困境
1、交通信息采集与生产的问题
交通广播以路况信息为立台根本,逐渐形成新闻、天气、娱乐、出行服务的广播内容结构。交通广播的路况信息目前依然主要来自人工采集、整理和播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交通广播总监张军认为,交通广播目前即便结合新媒体应用,尝试与门户网站、数字广播、电话互动、短信互动、微博、微信等合作, 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主要问题是:“1.交通信息采集不及时,内容不够丰富,手段比较单一;2.交通信息内容吸引力不够,渠道较少,发布预测性分流和诱导信息较少,缺少一定的专业性;3.交通信息产品比较单一,不能提供点对点、个性化、多样化、全方位的服务。”
虽然对智慧交通的定义和发展有不同解释,但是其技术内涵和期望实现的功能是确定的,而且已经在发展路况的自动采集功能。出行者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一键报警、一键报堵”的用户分享,从而体现人人都是交通志愿者的设计原则,这将带来交通信息采集模式的根本转换。
交通广播传统的路况信息模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升级,并且与智慧交通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接。
2、智能手机服务导致广播接触率下降
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熟练使用手机和移动信息服务,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交通广播“缓解交通”的服务方式,他们对于出行可预测性的需求大大增强,甚至将其放在首位,要求快速判断、快速决策。当前电台路况信息的广播模式,效率低,难以吸引青年人。
大量涌现的网约车,更是以手机打车软件和地图导航作为车内的主要信息工具载体,交通广播已经不再是他们的首选。网约车对于优质客户的吸引,无形中也在削弱交通广播传统意义上对于收听群体的影响力。虽然很多交通广播依然可以获得很好的节目广告,但是听众流失的严峻问题也需要尽早正视。
过去10年,移动服务与信息融合的市场价值逐渐释放。人和交通工具的移动数据,都可以在定位服务的基础上做出标记,以公有或私有的形式保存记录。同时,社交网站、移动商务、物流、导航、移动广告等也基本完成了用户和技术的双重积累。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车载广播接触率的持续小幅下降,这一趋势只会加速,不会停滞或减缓。
3、交通广播发展策略不清晰
在城市智能交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交通广播的角色并不清晰。广播电视的技术体系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体系虽然有交叉,但是仍然有着明显的不同。交通广播对于智能交通系统的通信技术缺少对接的机制与有策略的规划。
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带来两种结果:一是未来数年内交通广播逐渐蜕化专业特色,成为兼顾基本交通服务、新闻和娱乐的综合型广播频率;二是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交通广播媒体机构转变,融入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的生态链,创造新的媒介价值。
智能网联趋势下的汽车与人们的出行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如何提高出行者的用户体验、提高智能交通的服务质量,这需要将交通广播的社会服务属性置于一个新的维度去考虑和设计。
我们要看到,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兴能源等技术的发展,正在带来交通的智能化变革,汽车的智能化仅是智慧交通发展中的一部分。交通广播的下一步发展,应当增强数字技术,进行媒体的升级与转型,实现智能交通广播媒体的转变,尽早融入智慧交通的产业大潮。
四、向智能化交通广播媒体转变
交通系统的设计与体验,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生产效率。从智慧交通服务的技术层面来看,人们出行的时间、路线、费用、能源消耗等都是可以计算、预测和个性化管理的。当前国际上已经商用的智能交通系统,一般都是以全面的、可扩展的交通管理平台进行系统范围的信息整合、洞察判断和智能处理的,可以在感知、预测和管理上实现突破。
具体可以概括为:1.减少道路交通拥堵;2.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事件可见度;3.提高道路交通流量和事件响应速度;4.通过数据分析获得并理解道路交通的流量和模式;5.预测一段时间内道路交通流量状况;6.增加公共交通车辆服务及异常的可见度;7.预测公共交通车辆的到达时间;8.分析公共交通系统的性能状况与瓶颈。
传统意义上的听众对于广播的忠诚度已经被打破,社会领域对于广播节目和服务的一致意见越来越少。曾经享有绝对权威的媒介组织和个人,现在也需要向公众重新证明他们存在的合理性。
智能化的交通广播将重新界定交通信息与服务的标准与流程,信息流、嵌入式、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将是新的讨论问题的框架。人工智能(AI)语音、传感器新闻、自动化新闻和机器写作,已具备应用在交通广播的外部条件。下一代智能媒体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将真正推动交通广播的进化与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