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广播资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陆] [注册]    官方微博 | 联系我们 | 关于赛立信
热门电台:

中国之声 西湖之声 广东珠江经济台 电台经济之声

 
 
 
  首 页 广播资讯 收听市场 数据发布 广播广告 电台频率 论 坛 在线收听 客户中心  
最新动态: 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国广播电视美食节目创新创意竞演大赛”的...  [2019-08-05]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如何让广播典型人物报道跳出套路出新出彩
发布日期: 2018-03-16
来源:《中国广播》
作者:杨雪

    前言:典型人物报道是广播新闻题材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感动听众的一类新闻体裁。典型人物的
报道并不是人人能写,写得能感染人、鼓舞人更不容易。作为以声音为载体的广播来说,声音的魅力是
吸引听众的重要因素,听众爱听不爱听是考量新闻报道效果的最好尺子。

    一、声音里的时代精神

    文无思想不彰。典型人物的写作,重要的是彰显人物的思想,特别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精神。

    广播人物通讯要讲故事,要讲有思想性、新闻性的故事,通过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
涵,依托丰富多彩的声音讲述,传播精彩的中国故事。

    在笔者编辑过的一些典型人物报道中,许多报道谋篇布局和文风依然陈旧,大多是“干什么、怎么
干、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想”这样的新“八股”文风,然后穿插几段生硬的录音。书面化的文字堆砌,
缺乏时代感,少了精气神,让人觉得内容干瘪,听来无益。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人物
讲述会让人感觉与时代脱节,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并不能感染人、鼓舞人,更达不到教育人的目的。

    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通过榜样的示范,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来引领时代。2017年,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的广播人物系列报道《先生》,讲述了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专家学者的故事。
先生们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在市场大潮强势奔袭的社会背景下,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
惑,为人们生活、做人树立了榜样。《先生》的播出激起了很多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的精神为全国各
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点燃了一盏明灯。

              

    《先生》系列人物报道音响十分丰富,很多声音因为注入了精神的力量,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2017年8月14日《先生》系列之《崔崑:81岁起笔著就特殊钢百科全书》,讲述了中科院院士、著名金
属材料专家崔崑从事材料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69年,创造性地研究和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
为发展我国新型钢材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细节的有声表述

    作为广播人物报道,相比于纸媒报道,声音更能展现文字无法表达的细节。比如一阵急促的咳嗽声,
您可能会想像得到一个羸弱的病人;静寂环境里的脚步声和犬吠,您马上会想到这是深夜等。这些细
节通过声音的表现,让听众有了画面感、现场感,这就是声音的力量。

    广播典型人物的写作,首先要做到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而细节也往往是展现人物精神、体现
新闻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不幸去世,笔者是最早赶到小岗村采访报道的记者之一。
作为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挂职的干部,沈浩的去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要报道好他的事迹责
任重大。笔者通过走访村里的10 多户农民、大包干带头人和外来企业后,一个踏实为民、爱民如亲的
形象渐渐在脑海里清晰起来。怎么让听众更为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这位优秀的干部?笔者抓住一点,就
是“细节”。

                    

    在笔者的报道中,通过声音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八旬老人打开门倚靠在门框上,向远方眺望。她
说,那个常常来看她的沈浩总是远远地打着招呼,老人抚摸着拐杖,不断地念叨着沈浩是如何照顾她、
给她送钱送物……在报道里,通过丰富的环境声还原了故事的场景,仿佛让听众看到一个优秀农村干部
的举手投足。

    在报道中还有这么一段:在雨中,一群庄稼汉冒着大雨,为沈浩立起墓碑,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抚
摸着墓碑泣不成声。这些现场声在报道中的使用,让听众如身临其境,被声音营造的氛围感动着。

    三、声音里的话语体系转换

    话语体系,是传播思想的载体,是教化人心的工具。

    在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中,对于典型人物的讲述常常是四平八稳,为了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强调人
物形象的“塑造”。而今天,面对新媒体的兴起和受众接受习惯的变化,要实现典型人物报道的教育功
能,必须改变生硬的讲述方式,构建新的话语体系。

    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好评,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讲述文体——“舌
尖体”。有人称“舌尖体”是多种语体风格杂揉,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美感,它的语言具有符号性、概括
性和表达的灵活性,还具有形象感知的间接性特点。

                          

    对于广播典型人物的写作,“舌尖体”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创新表达,是一种贴近性、生动性更强
的话语新体系。只有符合人性的表达,才更能让听众接受。

    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其中人物
通讯听后让人觉得很真实,人情味很浓。比如2017年8月13日播出的《巡山的豹子护林的树》,整个篇
幅只有500多字,却向我们完整讲述了一位护林人爱岗敬业和爱林护绿的情怀。报道语言简洁,跳跃性
强。

    这篇两分钟的报道用了四段录音,每段录音言简意赅,包括口播部分基本上没有复句,每段文字不
超过50字。这种短句、短段落表达,运用了类似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可以有效地增加信息量。
同时,作者删繁就简,使文章语言更加精练,脉络更加清晰。

    这篇报道不仅语言结构力求简洁,而且人物的语言无刻意的口号化,情感和精神融入到人物语言和
细节中。

    

    《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专栏里的很多人物通讯都创新了话语体系,充分展现了声音
的力量。这样的话语体系更适合听众的收听和理解,满足了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体现了互联网思维。

    广播典型人物报道话语体系的转换,是我们面对舆论传播环境变化而采取的应对,也是提升广播的
传播影响力的需要。在广播典型人物的报道中,话语体系的转换要在声音上做文章,要用好声音元素,
充分彰显声音的张力,讲好真实而生动的中国故事,更好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到:
[打印] | [关闭]
 
行业动态
· 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国广播电视美食节目...
· “广播融媒大数据应用实践”高峰论坛 ...
· 吉林广播电视台考察团到赛立信访问交流...
· 赛立信媒介研究用户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
· 布局5G,广播靠什么弯道超车?...
· 赛立信与四川广播齐发力 决胜广播营销...
· 湖南交通频道抢占广播广告价值新高地...
· 全国广播年度盛会丨京东·2018上海...
权威发布
· 2019年04月赛立信移动收听市场风...
· 2019年03月赛立信移动收听市场风...
· 2015年10月赛立信移动收听市场风...
· 2015年10月赛立信常规收听市场风...
· 2015年09月赛立信常规收听市场风...
· 2015年08月赛立信移动收听市场风...
· 2015年08月赛立信常规收听市场风...
· 2015年07月赛立信常规收听市场风...

 

 
友情链接 更多>>

广播网 赛立信研究集团 市场调查网 播音主持网 3SEE网  媒体刊例网 

返回首页  | 电台频率  | 在线收听  | 官方微博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播资讯网-媒介调研行业专业网站,权威收听率数据发布,收听率调查,在线收听
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路334号市政中环大厦17楼 电话:+86-20-22263200   邮件:
media@sm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