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传统广播并非“大限将至” |
|
发布日期: 2016-11-29 |
|
作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 王居蔚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新的传播媒介不断涌现,面对形式多样的全新传播方式,作为专注声音产品的传统广播,其生存空间遭到挤压。然而笔者认为,在融媒体时代,面对声音产品表现形式单一、受众接受信息习惯改变和众多“外行”精英抢占音频市场的新情况,传统广播依旧可以立足内容、拥抱新技术,成为受众的“新宠”。
首先,依托传统广播节目,探索适播产品。融媒体时代,众多全媒体表现形式并不是敌人,甚至是传统广播可以寻求帮助的朋友。对于传统广播来说,需要做到适播化,具体来说就是依托传统广播节目内容,调整制作流程,生产适合多渠道同时编辑分发的传播产品。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阳现场秀》节目为例,节目被碎片化制作成适合音频平台、网络视频、喜剧TV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内容进行多次传播。与此同时,海阳团队依据受众用户特点进行个性化传播。比如海阳的粉丝被分为环球旅行团成员、私家车友汇成员以及海阳乐跑团成员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粉丝进行更加精准的内容投放,实现有针对性的传播。通过这样的方式,《海阳现场秀》这样一档优秀传统广播节目用各种新媒体表现形式实现适播化投放,而广播主持人海阳也成为融媒体时代受众中的明星。
其次,充分互动,挖掘粉丝经济。受众至上是传统广播需要重塑的思维方式。以往的广播节目中,受众互动只是丰富节目的一种手段。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必须更加重视受众的互动参与,实现用户更高的渗透率和忠诚度,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节目在用户心中的品牌地位。对于需要商业盈利的广播节目团队来说,这样的品牌价值才能保证受众用户的转化率,给广告主带来可观的收益,从而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
再次,突出个性,塑造品牌。在重视互动、强化粉丝黏合度的同时,注重品牌的塑造更有助于广播主持人在纷繁众多的自媒体主持人中脱颖而出。比如《海阳现场秀》主持人海阳在节目中故意放低姿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亲和、有小缺点且经常愤愤不平的小人物,同时海阳在节目中通过模仿、演绎等表现形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此一来,一个敢爱敢恨又可爱活泼的草根形象通过声音电波形成极易识别的品牌符号,受众可以一下子辨认出这就是广播主持人海阳。当海阳的品牌形象被成功塑造后,随之而来的忠诚粉丝用户群体就成为商业机遇,也成为广播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的牢固根基。
总之,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并非如坊间所说“大限将至”。传统广播在看似危机的情况下也能找寻到逆势而上的机遇。媒介融合后音频产品的自身特性使得音频产品能被新时代受众接受,使传统广播有了生存发展的契机。
|
|
|
[打印] | [关闭] |
|
|
|
|
|
|
|